以斯拉記 簡介
簡介
《以斯拉記》內容雖然是歷史,卻屬希伯來聖經的第三部分「聖卷」,以希伯來文撰寫,其中兩段經文則以亞蘭文撰寫(4.8—6.18;7.12—26)。本書與《尼希米記》有密切的關係,在希伯來聖經原是一卷書,也看作是《歷代志》的續篇。此外,本書與《尼希米記》、《以斯帖記》是舊約以色列歷史最後三卷,稱為被擄後歷史。這時期的先知有哈該、撒迦利亞(5.1)、瑪拉基。
本書記述部分被擄的猶太人從巴比倫回來,恢復在耶路撒冷的生活和敬拜。這些史蹟分為下列兩個階段:
一.第1至6章敘述部分猶太人在波斯皇帝居魯士詔令下,約在主前538年從巴比倫返回巴勒斯坦,在所羅巴伯的領導下面對種種挫折,但最終聖殿重建,重新奉獻,恢復在耶路撒冷的敬拜。這裏開始出現「猶太人」的名稱,源自「猶大人」,因回國的百姓多為猶大支派的後裔。
二.由第7章開始,另一批被擄的猶太人在以斯拉的率領下,約在主前458年返回耶路撒冷,恢復了符合 神心意的生活方式。
作者
猶太傳統認為,以斯拉是《以斯拉記》和《尼希米記》這兩卷書中部分篇章的作者(拉7—10章;尼8—10章),也是帶領猶太人在被擄歸回後復興的領袖。以斯拉出身祭司門第,是一位精通 神律法的專家;他協助以色列人改革宗教,保持立國的傳統精神,又強調內在靈性和信仰的重建,注重遵行律法、認罪悔改和民族血統的純正。
提要
一.第一批被擄的人民回國,開始重建聖殿(1.1—6.22)
1. 神的子民回到家鄉(1.1—2.70)
2. 重建聖殿,重新奉獻(3.1—6.22)
二.以斯拉率領另一批被擄的人民回國(7.1—10.44)
1. 以斯拉和他的使命(7.1—8.36)
2. 以斯拉處理異族通婚的問題(9.1—10.44)
Currently Selected:
以斯拉記 簡介: 和合本2010 - 神版
Highlight
Share
Copy
Want to have your highlights saved across all your devices? Sign up or sign in
和合本2010(和合本修訂版)經文 2006,2010香港聖經公會
版權所有 香港聖經公會
本會歡迎作者、出版者或機構於書籍、刊物或其他媒體中引用《和合本2010(和合本修訂版)》經文。凡引用不超過一千節經文,其中不包含完整的書卷,或只佔書刊或產品內容一半以下,使用者無須預先獲得本會批准。惟必須在書刊或產品的版權頁或顯眼處註明:「經文引自《和合本2010(和合本修訂版)》,版權屬香港聖經公會所有,蒙允准使用。」
除上述情況外,使用者無論以任何形式引用《和合本2010(和合本修訂版)》經文,包括印刷、影印、錄音、視像,或任何資料儲存、複製或傳送,均須先得本會書面許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