Переводы Библии

白日昇-徐約翰文理新約(缺)

Chinese (Classical)

從13世紀(元朝)開始,來華的天主教傳教士已經嘗試翻譯聖經,但由於朝代更替,傳教和聖經翻譯工作一度受阻,翻譯的成果也無法保存。在明朝末年,耶穌會傳教士如羅明堅(Michele Ruggieri,1543–1607)和利瑪竇(Matteo Ricci,1552–1610)等人,用中文撰寫和翻譯了許多天主教教理著作,其中也翻譯了一些《聖經》經句,為中文聖經翻譯留下了最早期的痕跡。

現存最早亦是篇幅比較完整的中文聖經部分,是18世紀初來自由法國里昂的白日昇(Jean Basset,1662–1707)所翻譯的。白日昇(另譯“白日陞”、“白日升”、“巴設”)於1684年進入巴黎外方傳教會神學院(Seminaire des Missions Étrangères de Paris),翌年以傳教士的身份先前往泰國,後又到廣州(1689)。白日昇在華日子中最重要的是他在四川的四年時間(1702–1706)。他的聖經翻譯工作就是在這期間展開和進行的,而積極參與他翻譯工作的兩位本地華人也是在這幾年中栽培出來的,即李安德(André Ly,1692–1774)和徐若翰(Johan Su,? –1734),李安德後來更成為司鐸。從1704年至1707年12月期間,在徐若翰的傾力協助下,白日昇將拉丁文聖經翻譯成中文的文言語體。因此,現代學者稱這譯本為《白徐譯本》。據李安德在日記(拉丁文寫)中的記述,他們計劃譯出整部新約,但由於白日昇的離世,翻譯工作只能停在希伯來書第一章了。

這「白徐譯本」從沒有出版過,而現存抄本主要有三份,都是來自18 世紀,分別存放於羅馬卡薩納特圖書館(Biblioteca Casanatense,簡稱《羅馬抄本》)、英國劍橋大學聖經公會圖書館(《劍橋抄本》)和倫敦大英圖書館(《大英抄本》)。對於這三份抄本之間的關係,一般學者的共識是:《羅馬抄本》是最早期的抄本,其次是《劍橋抄本》,而《大英抄本》則是抄錄自《劍橋抄本》的;有學者甚至認為,《羅馬抄本》是徐約翰本人抄謄的。三份抄本的《使徒行傳》到《希伯來書》部分是很相近的,但福音書部分卻出現有兩個截然不同的版本:《羅馬抄本》是順著四卷福音書的書卷次序翻譯的,但《劍橋抄本》(和《大英抄本》)的福音書部分卻是按耶穌生平次序,以合參形式編成,分為28篇,又稱為「四史攸編耶穌基利斯督福音書之會編」。我們很難斷定這合參本是誰或何時編輯而成的,有認為是徐約翰在白日昇幫助下編纂,也有認為是李安德在白日昇去逝後完成;幾乎可以肯的是這部分不是來自白日昇手筆。

《大英抄本》最初是於1737年被東印度公司的霍德森(John Hodgson,1672–1755)在廣州發現的,他將此抄本複製,並呈獻給當時倫敦皇家學會會長和收藏家史路連爵士(或譯:斯隆;Hans Sloane,1660–1753)。史路連爵士臨終時定意把他的一切收藏(包括這份抄本)一併贈送給大英博物館,之後轉到大英圖書館,所以這份手稿曾被稱為《史路連抄本3599號》(Sloane MS #3599)。1804年,新教的英國倫敦傳道會傳教士馬禮遜(Robert Morrison,1782–1834)被差往中國前夕,得知這份抄本,於是在一名粵籍助手楊善達(Yong Sam-tak,常音譯為容三德)的協助下,謄抄了下來,成為後來翻譯中文聖經的重要參考資料。他們當時不知道這譯本的作者是誰,只知道是天主教傳教士的譯本。馬禮遜和楊善達謄抄的抄本現存於香港大學圖書館。

白日昇譯本是早期較完整的譯本,也是最早的中文聖經譯本。此譯本雖然未被出版,甚少為人所知,對天主教的譯經歷史影響不大,但卻惠及新教早期傳教士馬禮遜(Robert Morrison,1782-1834年)和馬殊曼(Joshua Marshman,1768–1837),對於後來19世紀新教的譯經工作影響深遠。


United Bible Societies

白徐譯本 ИЗДАТЕЛЬ

Подробнее

Другие переводы от United Bible Societ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