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翰福音 簡 介
簡 介
《約翰福音》主要描寫耶穌是上帝的永恆之道;他「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」(1.14)。作者的目的是要讀這卷書的人信耶穌是基督,是上帝的兒子,並因為這樣信而獲得永恆的生命(20.31)。
本書第1章指出上帝的永恆之道成為人,以此作為全書的導論。第2至12章記述耶穌所行的許多神蹟異能,證明他就是救主,是上帝的兒子。根據這12章的記載,我們知道有許多人信了他,接受他作救主;但也有些人反對他,不信他。第13至17章詳載耶穌和門徒的親密關係,以及他在受難前夕教導他們、鼓勵他們的話。第18至21章記載他被捕、受審、被釘死、復活、以及復活後向門徒顯現。
本書作者特別強調耶穌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。凡信他並接受他的人都將得到永恆的生命。《約翰福音》的顯著特徵在於能用日常生活上的普通事物,好比水、餅、光、牧者和羊、葡萄樹和它的果子等,來象徵靈性上的意義。
作 者
約翰
據本書19.26-27,33-35;21.20-24所載,作者是耶穌「所愛的那門徒」;早期教會傳統認為是使徒約翰年老時寫的。他與雅各是西庇太的兒子,耶穌給他們起名叫半尼其,意思是「雷的兒子」(可3.17),他們兄弟與彼得是耶穌最親近的門徒。約翰是初期教會重要的領袖之一。他後來被放逐到拔摩海島。從早期文獻得悉,約翰後來獲釋,回到以弗所去,是十二使徒中惟一一個得以終老的。一般認為寫作日期約在主後第一世紀末。
提 要
一.導言(1.1-18)
二.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的頭幾個門徒(1.19-51)
三.耶穌的工作(2.1-12.50)
四.最後一週在耶路撒冷和附近(13.1-19.42)
五.耶穌的復活和顯現(20.1-31)
六.結尾:在加利利的另一次顯現(21.1-25)
Zvasarudzwa nguva ino
約翰福音 簡 介: RCUV
Sarudza vhesi
Pakurirana nevamwe
Sarudza zvinyorwa izvi
Unoda kuti zviratidziro zvako zvichengetedzwe pamidziyo yako yose? Nyoresa kana kuti pinda
和合本修訂版經文 © 2006, 2010 香港聖經公會。蒙允許使用。 Scripture Text of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© 2006, 2010 Hong Kong Bible Society. Used by permission.
Dzidza Zvakawanda Pamusoro Pe 和合本修訂版約翰福音 簡 介
簡 介
《約翰福音》主要描寫耶穌是上帝的永恆之道;他「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」(1.14)。作者的目的是要讀這卷書的人信耶穌是基督,是上帝的兒子,並因為這樣信而獲得永恆的生命(20.31)。
本書第1章指出上帝的永恆之道成為人,以此作為全書的導論。第2至12章記述耶穌所行的許多神蹟異能,證明他就是救主,是上帝的兒子。根據這12章的記載,我們知道有許多人信了他,接受他作救主;但也有些人反對他,不信他。第13至17章詳載耶穌和門徒的親密關係,以及他在受難前夕教導他們、鼓勵他們的話。第18至21章記載他被捕、受審、被釘死、復活、以及復活後向門徒顯現。
本書作者特別強調耶穌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。凡信他並接受他的人都將得到永恆的生命。《約翰福音》的顯著特徵在於能用日常生活上的普通事物,好比水、餅、光、牧者和羊、葡萄樹和它的果子等,來象徵靈性上的意義。
作 者
約翰
據本書19.26-27,33-35;21.20-24所載,作者是耶穌「所愛的那門徒」;早期教會傳統認為是使徒約翰年老時寫的。他與雅各是西庇太的兒子,耶穌給他們起名叫半尼其,意思是「雷的兒子」(可3.17),他們兄弟與彼得是耶穌最親近的門徒。約翰是初期教會重要的領袖之一。他後來被放逐到拔摩海島。從早期文獻得悉,約翰後來獲釋,回到以弗所去,是十二使徒中惟一一個得以終老的。一般認為寫作日期約在主後第一世紀末。
提 要
一.導言(1.1-18)
二.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的頭幾個門徒(1.19-51)
三.耶穌的工作(2.1-12.50)
四.最後一週在耶路撒冷和附近(13.1-19.42)
五.耶穌的復活和顯現(20.1-31)
六.結尾:在加利利的另一次顯現(21.1-25)
Zvasarudzwa nguva ino
:
Sarudza vhesi
Pakurirana nevamwe
Sarudza zvinyorwa izvi
Unoda kuti zviratidziro zvako zvichengetedzwe pamidziyo yako yose? Nyoresa kana kuti pinda
和合本修訂版經文 © 2006, 2010 香港聖經公會。蒙允許使用。 Scripture Text of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© 2006, 2010 Hong Kong Bible Society. Used by permission.
Dzidza Zvakawanda Pamusoro Pe 和合本修訂版